判斷一臺PVC型材擠出機的螺桿與機筒質量好壞,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:
1.材質方面
查看材質證明**:良好的螺桿與機筒通常采用氮化鋼、雙合金等高性能材質。要求廠家提供材質報告,確認材質成分和性能指標是否符合相關標準。例如,氮化鋼的含氮量、合金元素的配比等應符合規(guī)定,以保證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、耐腐蝕性和耐高溫性能。
觀察表面硬度**:使用硬度測試設備,如洛氏硬度計或維氏硬度計,檢測螺桿與機筒表面硬度。一般來說,氮化鋼材質的表面硬度應達到HV700 - HV900,雙合金材質的硬度更高。較高的表面硬度能有效抵抗物料在擠出過程中的磨損,延長設備使用壽命。
2.加工工藝方面
螺桿的螺紋精度**:用卡尺、千分尺等測量工具檢測螺紋的螺距、外徑、內徑等尺寸精度。高精度的螺紋加工能保證物料在螺桿推進過程中的穩(wěn)定性和均勻性,一般要求螺距誤差控制在±0.05mm以內,外徑和內徑的尺寸公差在±0.05mm - ±0.1mm之間。同時,觀察螺紋表面的光潔度,應達到Ra0.8 - Ra1.6μm,表面光滑能減少物料粘附和流動阻力。
機筒的內孔精度**:采用內徑測量儀檢測機筒內孔的圓度和圓柱度。圓度誤差應控制在±0.05mm以內,圓柱度誤差在±0.05mm - ±0.1mm之間,以確保螺桿與機筒之間的間隙均勻,避免物料在擠出過程中出現(xiàn)局部漏料或過度剪切現(xiàn)象。機筒內表面的粗糙度應達到Ra0.8 - Ra1.6μm,保證物料流動順暢。
整體裝配精度**:檢查螺桿與機筒的裝配間隙,一般間隙在0.1mm - 0.3mm之間較為合適,具體數(shù)值根據(jù)螺桿直徑和生產要求而定。間隙過大,會導致物料回流,降低擠出效率和產品質量;間隙過小,容易引起螺桿與機筒的摩擦磨損,甚至卡死。同時,觀察螺桿在機筒內的轉動靈活性,應轉動平穩(wěn),無卡滯或異常振動現(xiàn)象。
3.外觀質量方面
表面缺陷**:仔細觀察螺桿與機筒的表面,不應有裂紋、砂眼、氣孔等缺陷。這些缺陷會降低設備的強度和耐磨性,導致在使用過程中出現(xiàn)局部磨損或損壞。對于表面有涂層或鍍層的螺桿與機筒,要檢查涂層或鍍層的均勻性和附著力,不應有起皮、脫落等現(xiàn)象。
顏色一致性**:如果螺桿與機筒經(jīng)過熱處理或表面處理,其顏色應均勻一致。顏色不均勻可能暗示著處理工藝不均勻,導致材料性能存在差異。
4實際運行測試方面
空載運行**:在設備安裝調試階段,讓螺桿在機筒內進行空載運行。觀察電機電流、扭矩等參數(shù)是否穩(wěn)定,一般空載電流應在電機額定電流的30% - 50%之間,扭矩波動范圍在±5%以內。同時,旁聽運行過程中是否有異常噪音或振動,如有異常,可能表示螺桿與機筒的配合精度有問題或存在其他機械故障。
負載運行**:在空載運行正常后,進行負載運行測試。加入PVC物料,在不同的擠出速度和溫度條件下運行設備。觀察物料的塑化效果、擠出壓力和產量的穩(wěn)定性。良好的螺桿與機筒能使物料在較低的擠出壓力下實現(xiàn)良好的塑化和穩(wěn)定的擠出,一般擠出壓力波動應控制在±0.5MPa以內,產量波動在±5%以內。同時,檢查擠出型材的質量,如表面光潔度、尺寸精度等,型材表面應光滑平整,無明顯的劃痕、氣泡或疙瘩,尺寸偏差控制在規(guī)定范圍內。